奚九一先生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常累及肾脏为特点。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的病因1%~2%是由于酶缺陷引起的,而大多数病因尚未阐明,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本病一般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病”、“白虎病”、“痛风”等范畴。以中老年及男性较多见,可有家族史。奚九一先生诊治痛风经验如下:一、痛风急性期辨治痛风急性期,患者多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拒按,行走困难,不畏风,或头痛,或发热,口渴,小便浑浊,大便偏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为湿热浊瘀之邪痹阻关节,以标急为主。治当利湿化瘀泄浊,通络止痛治其标。常用药:土茯苓50g,萆薢、马鞭草、虎杖各20g,薏苡仁、益母草各30g,豨莶草、秦皮、威灵仙各15g,延胡索、川牛膝各10g。本期治疗奚老主张急则先去邪,认为邪盛则疾病发展,邪留一日则正伤一日,急性期治疗合理与否,对疾病发展和预后起决定作用。二、痛风间歇期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中药内服外治,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消退,关节活动正常,化验检查仅有血尿酸增高,舌暗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或沉缓。奚老认为,此期热邪已退,痰瘀胶结未除,以及湿邪黏滞不能骤祛,形成的痰瘀湿交阻、脾肾两虚之证。治宜健脾护肾,化瘀降浊治其本。方药用:生黄芪20g,苍术、白术各12g,生薏苡仁、金钱草、丹参、玉米须各30g,熟地、红花、半夏各10g,积雪草、萆薢各15g。奚老指出,此期如果不治疗,可使痛风反复发作,日久耳轮、关节局部痛风石形成,关节受损,甚至肾功能损伤。三、急性期巧用外治痛风急性期,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痛剧不能行走,内外并治,有利症状消除,病情改善。方用《医宗金鉴》的金黄散加三黄膏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换药,直至红肿热痛消退。一般2~3次即有明显效果。如有皮肤瘙痒、皮疹等不适,停敷即可消退。四、辨证用药心得奚老认为,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治疗除遵循分期施治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所以在辨证施治时,注意结合现代研究,选择有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如土茯苓、萆薢、秦皮有增强尿酸排泄作用,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②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引起关节炎,沉积在肾可发生肾结石,应注意化石利尿药物的应用,如金钱草、积雪草、玉米须等。另外,必须强调的是,防治痛风饮食调理极为重要。应限制膏粱厚味、忌酒、咖啡、海鲜、动物内脏及酸性食物,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碱化尿液,以增强尿酸浊毒的排泄。本文摘自《风湿病中医经验集成》.4,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禁私下套方,若有需要,请找当地医生辩证施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yx/11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马氏温灸结合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案一例
- 下一篇文章: 平阴这种草以前很常见,到底叫啥网友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