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囊管型(图1、图2)

1、描述

角蛋白和粘附于毛干的毛囊物质在毛囊口表面的聚积。

2、鉴别诊断

维生素A反应性皮肤病、原发性皮脂溢、皮脂腺炎中原发性损伤。

蠕形螨和真菌性皮肤病中继发性损伤。

图1:皮脂分泌异常的犬被毛。

图2:拔毛后近距离观看被毛,许多被毛基部成簇的物质为管型。毛囊管型在家养疖和皮肤真菌病中可能是继发性损伤。

二、粉刺(图3)

1、描述

角化的细胞和皮脂填充于扩张的毛囊。

2、临床意义

粉刺可能是脂溢性皮肤、油腻性药物闭塞或是全身或局部使用类固醇继发产生的。在猫的皮肤痤疮或细菌性毛囊炎则是原发性的。

3、鉴别诊断

原发性:猫痤疮、维生素A反应性皮肤病、雪纳瑞粉刺综合征、内分泌性皮肤病、先天稀毛症(例如,中国的冠毛犬)和一些特发性皮脂溢。

继发性:蠕形螨,皮肤真菌病。

图3:图例显示是犬腹部粉刺。

三、色素沉着异常(图4、图5)

1、描述

色素的变化引起皮肤颜色的改变。

2、临床意义

黑色:黑色素出现于整个表皮(雀斑)。

蓝色:黑色素在黑色素细胞中,噬黑色素细胞在真皮的中下层分布(皮肤黑色素瘤)。

灰色:弥散性皮肤黑变病或色素分布不均所致的浅表皮肤黑变病。

黄褐色、棕色、黑色:不同品种的正常肤色取决于黑色素的情况。

棕色:血色沉着病主要是因为黑色素,不是含铁血黄素。

红/紫色:皮肤出血先是红色,之后逐渐变为暗紫色。

黄绿色:胆色素聚积(黄疸)。

3、鉴别诊断

色素减退(黑色素过少症)、表皮丧失黑色素,可能是原发性,如白斑病;也可能是继发性,如炎症后变化。白皮病是对白色皮肤的通称,但白斑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毛发中缺乏黑色素叫白发病。着色过度(色素沉着过多、黑皮病),是因为皮肤表皮黑色素增加,有时是真皮。浅表皮肤中可发现噬黑色素细胞(炎症后、慢性、创伤性、内分泌性皮肤损伤)。内分泌性色素沉着过度倾向于弥散性,而炎性后产生的色素沉着则是网格状的。色素在毛发中过度沉着称为黑发病。

图4:图例显示是患有白斑病和白发病的波士顿梗鼻部、鼻口和眼周皮肤变化。

图5:图例显示是炎症后色素沉积过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sy/1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