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1135.html

杨XX,男,60岁。年10月15日入院

主诉:间断排稀便3月余,再发10天。

现病史:缘于3月前口服抗HP药物后,出现间断排稀便,1-2次/日,偶夹鲜血、粘液,于我院门诊行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活动期)”曾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10天前因饮白酒再发入院。近3月来体重减轻约5kg。辰下:大便1/日,黄褐色质糊,偶有粘液,无夹鲜血,无里急后重,无腹痛、腹胀,小便调,纳可,寐安。

既往有吸烟,无饮酒。查体:身高:cm体重61.5kg血压/68mmHg,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细。腹诊:腹软不紧,脐腹温,无包块,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术前4项检验、FT3+FT4+sTSH、A群轮状病毒、阿米巴检查、TB抗体、自身免疫抗体全套、艰难梭菌毒素、抗原检测等均正常。

血常规:HGB:g/L,ESR:79mm/h,CRP:33.47mg/L。

凝血:APTT:44.9秒,FIB:4.15g/L。

生化全套:ALB:35.3g/L,A/G:0.97,BUN:2.1mmol/L,K:3.06mmol/L,CA:1.99mmol/L

大便常规+OB:OB阳性(+)。

胸部CT平扫:双肺肺气肿。全腹彩超:前列腺增大伴结石。

电子胃镜:1、慢性萎缩性胃炎C2重度;2、食管粘膜内出血点。

电子结肠镜(.9.5):回末进境5cm,未见异常。回盲瓣口粘膜正常,阑尾开口可见针尖样溃疡,升结肠至乙状结肠可见糜烂连续分布针尖样大小不等浅溃疡,覆盖黄白苔,粘膜水肿血管纹理消失;直肠可见粘膜尚光滑,血管纹理尚可见,散见轻度针尖样浅溃疡。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活动期)

病理(医院):“横结肠”、“降结肠”大肠黏膜呈活动性慢性结肠炎改变,伴隐窝脓肿,基底部浆细胞增多,局部黏膜表面不平整呈绒毛状改变。“直肠”大肠黏膜隐窝结构保存,局灶活动性炎症伴隐窝脓肿。倾向溃疡性结肠炎,未见肿瘤,未见肉芽肿等结核改变。

-10-18全腹增强CT:

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可见肠壁增厚、毛糙样改变,周围脂肪间隙局部稍模糊,增强后肠壁均匀强化,周围血管增多增粗,对应管腔未见异常扩张及狭窄。诊断:结肠炎性病变,结合肠镜

入院诊断:

中医:泄泻病(脾虚湿热血瘀证)

西医:1.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活动期轻度)2.慢性萎缩性胃炎(C2,重度)3.双肺肺气肿4.轻度贫血5.低蛋白血症6.低钾血症7.低钙血症8.前列腺增生(伴结石)

治疗:

西医治疗:复方谷氨酰胺颗粒促进肠粘膜愈合;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氯化钾纠正低钾血症;肠内营养混悬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营养;维生素B6、维生素C组补充维生素;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未予美沙拉嗪、激素、类克等药物。

中医治疗:

首诊:大便日3次,黄褐色质糊,夹有粘液,肠鸣,无夹鲜血,小便调,纳欠佳,寐安。查体: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细。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以拟清化肠饮加减,如下:

茵陈9g黄连3g佩兰9g

豆蔻5g茯苓12g白扁豆10g

厚朴6g赤芍9g仙鹤草15g

地榆炭9g白及6g甘草3g

X3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大便2次/日,黄褐色可成形,可见少许粘液,肠鸣减轻,小便调,纳可,寐安。查体:舌质淡红,苔薄黄稍干,脉弦细。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处方如下:

茵陈6g佩兰9g黄连3g

砂仁4.5g厚朴6g山药12g

茯苓12g赤芍9g仙鹤草15g

地榆炭9g甘草3g白及6g

玉竹9g麸炒白术9g生姜3g

三诊:大便不成形,1次/日,脐周时有闷痛感,偶有刺痛感,稍疲乏,喜饮温水,偶有肠鸣,纳寐可,小便调。查体:舌质红,舌尖有瘀斑,苔薄黄腻,脉弦细,左下腹轻压痛较前减轻,无反跳痛。处方以健脾清化饮加减:

黄芪20g仙鹤草30g炒白术9g

山药20g砂仁6g乌梅20g

茯苓20g赤芍9g三七3g

防风6g白扁豆9g

X5剂,水煎服,日一剂。

四诊以后转门诊处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年11月13日处方

仙鹤草30黄芪40茯苓20

山药20炒白术15白扁豆9

陈皮9败酱草15薏苡仁40

三七3青黛6马齿苋15

地榆碳15秦皮9

以此方加减治疗半年余。

年7月16日

患者大便日一次,成形,无粘液血便,无腹痛腹泻,舌质淡苔薄白根部略腻,脉弦。嘱复查肠镜。

党参12黄芪30白术18

白扁豆9陈皮9山药20

炙甘草3砂仁3薏苡仁60

白头翁9黄芩6黄柏6

藿香12青黛3

电子结肠镜复查(年7月25日):

结肠未见明显异常(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

肠镜下同一部位治疗前后对比:(上为治疗前,下为治疗后)

上:从左到右:阑尾口、升结肠、横结肠下:从左到右:将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嘱停药观察,半年后复查肠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bm/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