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义

痛风是属于中医“痹证”等范畴,而过多的尿酸则属“湿浊”。

由于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致使湿浊内生,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障碍,肝的疏泄气机,辅助清除病理产物的能力降低,此时若又酗酒暴食、劳倦过度等,则促使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红肿、热痛、关节屈伸不利、活动不灵、肌肉疼痛、麻木),也就是痛风关节炎。

如湿浊之邪进一步伤于肾则可导致肾损害,就是痛风性肾病甚至慢性肾衰。

治疗手段

根据不同的征候特点分为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肾虚湿热证、肾虚石淋证、阴阳两虚证等证型。

痛风的急性期多属于湿热痹阻证,原则上应疏风通络、清热除湿、消肿止痛,应该选用有清热作用的中药,例如:黄柏、防己、忍冬藤等。

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加味、宣痹汤、四妙散等针灸常用穴位有:阴陵泉、内庭、丰隆、合谷等。

痛风的慢性期多为瘀血痹阻证,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化痰除湿的同时,还需扶助正气,调整脏腑阴阳,主要是通过改善痛风患者的体质,以减少痛风发作。

方剂有如归芍地黄汤、独活寄生汤、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八正散加减等,穴位常选太溪、复溜、关元、气海等。

以尿路感染为主要表现时,多为肾虚湿热证;以尿路结石为主要表现时,属肾虚石淋证;

病情发展至痛风性肾病或肾功能衰竭,多属于肾虚水湿证或肾之阴阳两虚证等。

1、若关节僵硬、畸形,可加活血化瘀通络之药,如蜈蚣、乌梢蛇、穿山甲、桃仁、红花、络石藤、鸡血藤等。

2、痛风结节溃破加法半夏、猫爪草、穿破石、海藻、山慈菇等祛痰软坚,散结通络之品。

3、若单纯血尿酸高或处于静止期病人多表现为脾肾不足,湿浊内盛,可用健脾补肾降浊之法治疗。

4、泽兰、桃仁、当归、地龙也有抑制尿酸合成作用;秦皮、车前草、车前子、大腹皮、土茯苓、萆薢、薏苡仁、苍术、地龙等可以促进尿酸从肾排出;大黄等通便药可以促进尿酸从大便排出;百合、山慈菇等有秋水仙碱样作用,抑制白细胞趋化,从而减轻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威灵仙、秦艽能溶解尿酸并减轻尿酸疼痛。

西医定义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病理

1、引起尿酸的原因

核酸的氧化分解占内源性嘌呤的80%,食物等外源性嘌呤占总嘌呤的20%。进食含有过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未能将嘌呤进一步代谢成为可以从肾脏中经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如果有诱因引起沉积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的尿酸结晶释出,那便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出现过敏而造成炎症。如果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这个饱和点,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

2、诱发痛风的原因

疲劳过度、饮酒过量、过度运动、受凉感冒。

关节部位受损、受凉、受潮,这些是诱发痛风急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关节在受凉受潮的状态下,肤温进一步降低,这样有利于血中尿酸在局部沉积,遂诱发关节炎;

二是关节在受凉受潮情况下,局部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关节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血循环处于不良状态,于是诱发关节炎。

疾病划分

第一阶段:痛风前期,又称高尿酸血症期,病人除了血尿酸升高外,并未出现痛风症状;

第二阶段:痛风早期,血尿酸持续性增高,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然发作,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绝大多数人是在睡梦中像被刀割般的疼痛所惊醒。

首发部位常是脚的大拇趾,关节红肿、灼热发胀,不能盖被子,脚伸在外边,若有轻微的风吹过或稍有触碰,立马疼痛钻心一样,但在持续几天或数周后会自动缓解,这种“来去如风”的现象,称为“自限性”,这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

发病期的血尿酸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换言之血尿酸浓度长时期过饱和而导致大量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 

第三阶段:痛风中期,由刚开始发病时的一个脚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也可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此时,肾功能正常或表现为轻度下降。

第四阶段:痛风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逐渐加重,肾功能明显减退。

如病情进一步恶化,则出现不易逆转的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及尿毒症等)而危及生命。

痛风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急性期用药:

1、秋水仙碱有抗炎止痛特效,见效快。但该药毒性大,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肝损、骨髓抑制及脱发。

2、抗炎止痛药常用药物:扶他林、萘丁美酮、芬必得,副作用:胃肠道、肝损害、骨髓抑制、肾脏损害、药物过敏。

3、激素

慢性期用药:

1、促进尿酸排泄药:立加利仙、痛风利仙等;

2、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服药同时要多饮水,以利尿酸排出;可口服碳酸氢钠,保持尿液碱性,防止结石形成。

注意

1、降尿酸药物需要长期服用

每一个人体内都会有尿酸,痛风患者体内的血尿酸高于正常,降尿酸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患者查出的尿酸值是血中尿酸的数值,而不是关节间隙中尿酸结晶的浓度,因为大量的尿酸形成结晶后会沉甸在关节间隙中。

服用一段时间后停药的结果是由于结晶析出,血尿酸很快又升高。因此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使既往在关节间隙中的结晶完全排除。

2、不可以大量服用降低尿酸的药物

当患者血尿酸突然降低时,关节表面痛风石溶解,可析出结晶,使血中尿酸值迅速升高,导致痛风发作。

3、痛风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病

降压药选择慎用含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寿比山、降压零号等。

更多资讯请







































白颠疯可以治吗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zp/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