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症。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七情内伤、肝失条达、饮食失节、痰热上扰;虚者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劳倦过度、心脾两虚。

治疗三要点

一是注重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由于不寐主要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宁而不寐。因而首先应从本而治,着重调治所病脏腑及其气血阴阳,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总则,应用补益心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疏肝养血、益气镇惊、化痰清热、和胃化滞、活血通络等法,由此使气血和调、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心神守舍,则不寐可愈。

二是安神定志为其基本治法,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心神不安,因而安神定志为本病的基本治法,其中主要有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补脑安神等不同治法。

三是加强精神疗法,情志不舒或精神紧张、过度焦虑等精神症状是导致不寐的常见因素,因而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方法之一,每每可取到药物所难以达到的疗效。

医案

患者女,六十四岁。主诉:失眠,心烦,口干,口苦,腰痛,膝痛,手足心热,大便粘。

查脉诊:左脉寸沉尺沉关弦细,右脉沉弦细尺沉弦细甚。

舌诊:舌红苔薄白。治当:滋水涵木,疏肝解郁,补气血。中药处方:熟地25g山萸肉18g茯苓10g丹皮10g生山药20g柴胡10g生白芍18g生龙牡(各)25g炒枣仁15g知母15g合欢皮18g夜交藤20g川芎10g当归18g郁金6g天麦冬(各)15g沙参20g3付,水煎温服日二次针灸处方:太溪,照海,印堂,太冲,阳陵泉,中脘,天枢,关元,内庭,内外膝眼,神门,次白,下白。

解析

左脉寸沉,尺沉说明阴阳都虚,关脉弦细,说明肝血不足,肝郁。右脉沉弦细说明血虚肝郁,尺沉说明肾虚肝旺。所以辨证是水亏肝旺,肝郁,气血亏虚,治则:滋水涵木,疏肝解郁,补气血。跟上面的症状比较,口干属于津液不足,而肾阴为一身阴津之本,所以在调理阴津时要从根本上调。口苦是肝的问题,腰痛是肾的问题。失眠心烦水亏肝旺的问题,手足心热也一样,所以方用六味地黄丸来增补肾阴,为什么去掉泽泻呢?因为舌苔薄白说明肾虚但是湿不太严重,严重的时候一定要加泽泻来利水除湿。脉弦细所以加柴胡,白芍,这就是柴芍六味地黄丸。芍药和川芎,当归,加上熟地就是四物汤了,就是为脉细考虑的,直接补血。生龙牡的目的为了降肝火,炒枣仁、知母这是仲景治疗血虚失眠主方酸枣仁汤中最重要的两味药。合欢皮、夜交藤直接用它来治疗失眠,加郁金的目的是帮助柴胡疏肝。天麦冬、沙参是为了补肺阴,患者自述口干就说明肺阴不足,虽然我们用六味补肾阴治本,但是加点补肺阴治标可以很快减轻患者的症状。从上面来说她的身体很差,阴阳气血都虚,但是每次治疗我们考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次就没有考虑气和阳的问题,阴虚为主要矛盾,如果补气,可能会导致失眠加重,所以先不考虑。

针灸处方:补肾阴:太溪、照海、关元、次白、下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太冲、阳陵泉,疏肝降肝气,相当于柴胡、生龙牡;中脘、天枢,补脾胃,化源充足则气血自生;印堂、神门,降火安神,相当于酸枣仁、知母、合欢皮、夜交藤;内庭清热,与照海、太溪可以相当于沙参、麦冬。

二次复诊

患者于一周后复诊,主诉:口苦,口干,反酸,胃窦炎,失眠减轻,五心烦热,腰痛未发作,膝痛(右膝)心慌。

查脉诊:右脉弦滑有利偶结,左脉沉弦细。

舌诊:舌红苔薄白。

诊断为:阴血亏虚,阴虚火旺,肝郁。

针灸处方:1.蜻蜓点水;2.右劳宫,下三皇,照海,血海,足三里,印堂,左鱼际,太冲,阳陵泉;3.快针:液门,听宫,风池。

解析

第二诊是一周后,可以看到失眠减轻了,腰痛未发作,说明有效了,反酸、心慌这是以前就有的问题,第一次患者没有自述,认为于失眠无关。第二次和第一次诊断相同,这次就只是针灸,蜻蜓点水,是治疗膝痛的特效方,这次把神门换成了劳宫、内庭换成了鱼际、中脘换成足三里。劳宫是心包经的荥穴,荥主身热,鱼际是肺经的荥穴,五心烦热没有改善,这次加大了清热的功效。加血海直接补血,与药中的四物汤直接对应。下三皇补肾,力量更强。后面扎的那个快针是患者起针后说以前一直耳鸣,所以加了液门、听宫、风池。

三诊

一周后患者再次复诊,主诉:患者昨晚睡眠好,无耳鸣,诸症好转;口干,口苦未减轻。

查脉诊:右脉弦滑关浮,左脉弦滑。

舌诊:舌淡紫,苔薄白。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中药处方:柴胡24g炙甘草6g生牡蛎(先)30g黄芩9g桂枝9g干姜9g天花粉12g5付,水煎温服日三次针灸处方:1.右侧内外膝眼,右鱼际,左劳宫,下三皇,照海,血海,足三里,印堂,脐四针,听宫,液门,阳陵泉。留针途中加针丰隆,行烧山火;2.风池;3.蜻蜓点水。

解析

第三诊诸症好转,失眠、耳鸣也没有了,口干、口苦未转好,舌淡紫,苔薄白,脉弦滑,阳虚的象出来了。脉也不细了,阴虚的象没有了。这个时候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就适合了。柴胡疏肝;桂枝,干姜补中阳;黄芩,牡蛎,花粉,滋阴清热治疗心烦,手足心热。针灸处方没有变,还用上次的方。中途加了丰隆,烧山火的目的是祛痰湿。患者自述有口粘腻感。

精彩推荐

刘方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悬壶医案

梁迺棋:廿年顽疾,一副汤药。

白蜡树的树皮为治疗痢疾的良药-秦皮

本草故事第29天

此病例仅作为病案分享使用,不建议在非医师指导环境下用药。

如果您觉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觉得您的方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个厚德济生不吝医术的好中医,那您将会成为悬壶医案栏目的特别约稿人,欢迎中医界各位老师的投稿!

投稿邮箱:media

tcmbox.cn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zp/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