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维药中药里常见道地药材的字眼,你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医药经过二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有关“道地药材”的用药传统经验沿袭至今,已成为评价和控制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现在的“道地药材”通常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因而道地药材被用作优质药材的代名词,被认为是经过历史上临床疗效检验而被评价为质量优良的药材。 历史上形成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四大怀药、浙八味、川、广、云、贵等道地药材。后来又发展到川药、广药、云药、贵药、关药、北药、西药、南药等。在我国有种左右的“道地药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一、什么是道地药材 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摘自《中医药法》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道地药材”的起初的含义是指某“道”、某“地”出产的药材,旨在指明药材的产地,并没有“优质”的含义。就“道地”二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物:如巴豆、秦皮、蜀椒、吴茱萸等都以古国命名药材,表明产地。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描述道:“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论述了药材的产地分布,何处所产为胜。初步形成“道地”的概念。 二、“道地”还是“地道” “地道”亦作“道地”,此所谓道地,乃真正、真实而言。本指各地特产,后来演变成货真价实,质优可靠之意。 “地道”这个词往往也是表示一种标准、道德规范。诸如钱钟书《围城》六:“鸿渐终觉得她口音不够地道。”老舍《龙须沟》第二幕第三场:“不是吹,我们的活儿作得真叫地道。”老舍《赵子曰》第一:“他的皮袍,从‘霜降’穿过‘五七国耻纪念日’,半尺来长的雪白麦穗,地道西口老羊皮。”毕方等《千重浪》第十一章一:“瞅郭书记那人不咋地道。”等,也就是说,在一定场合下,“地道”的意思很接近“道地”,“这药材不地道”意思往往是指这药材不合乎好药材的标准。 三、真正优良的道地药材的现代表达 真正优良的道地药材是道地与地道的有机结合,是“高品质、好功效、真道地”的现代表达。 道地药材最根本的内涵是质量好,疗效优,也就是地道品质。其形成除与本身品种有关外,首要因素是产地,就是道地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自然条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几个因素。除种质、环境、栽培技术等因素外,采摘时间也是影响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三分种,七分采”,正所谓“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秋桔梗,春柴胡,冬虫夏草”。意在指出同一植物因采集时间不同,对质量影响较大。再有炮制加工: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云:“凡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雷公炮炙论》亦载有“炮制十七法”,并要求“各尽其宜”。炮制加工技术与方法是中药与植物药等天然药物最大的区别,反之,炮制是中药最大的特色之一。 因此,种质、环境、生产技术、全程可追溯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在道地产区生产出地道的“高品质、好功效、真道地”的道地药材。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zp/10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用中药纵向对比记忆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