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痛风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0%~30%,但糖尿病患者中痛风的发病率并无显著规律,血糖异常的人群中痛风的总体患病率约为15%,其中绝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

尿酸盐结晶在胰岛素上的沉积,造成了胰岛素细胞的损伤,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高尿酸血症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导致了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于是发展为糖尿病。反过来,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水平促进了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减少了尿酸的肾排泄,增加了痛风的发生机率。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但胰岛素可促进肝尿酸的合成,抑制肾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痛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慎用胰岛素。当痛风遇上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时,中医在慢性病防治上独特的优势就凸显无疑。

患某,男,46岁。主诉:右足跖趾关节肿痛10年。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10之间。刻下: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夜间尤甚,低热,恶风,口苦,头痛,腰酸乏力,眠差,小便黄,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血压/80,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正常,血尿酸;足部X线未见痛风石。诊断:消渴痛风(热毒滞络)。治法为解毒通络,清热利湿。组方:猫爪草10g,山慈菇10g,蜂房5g,全蝎5g,穿山甲5g,地龙10g,土茯苓60g,人参10g,枸杞20g,秦艽10g,秦皮10g,车前子10g,茯苓15g,泽泻5g,薏苡仁30g,甘草5g,等等。14剂,日1剂,水煎取汁ml,每次ml,分4次(三餐后及睡前20分钟)口服。

二诊:患者足跖趾关节肿痛减轻,发热、恶风改善,腰酸乏力缓解,饮食、睡眠可,小便黄,大便可,空腹血糖7.8,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滑。调整处方如下:猫爪草10g,山慈菇10g,秦艽10g,秦皮10g,车前子10g,茯苓15g,泽泻5g,薏苡仁30g,甘草5g。续进10剂,服法同前。

三诊:患者足跖趾关节肿痛明显缓解,诸症皆消,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复查血尿酸,空腹血糖5.8。嘱继续饮食运动调护,随访情况良好。

按:上案中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以足关节肿痛为主诉就诊,血尿酸升高,可以明确中医诊断为消渴痛风。该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素体痰湿内蕴,若外感邪毒,入里化热或痰湿日久化热,必致热毒壅滞经络,络脉血行不畅,发为本病。

热毒滞络,痰瘀互结,则见足关节红肿疼痛;风热束表,则见恶风、发热、头痛;痰湿化热,则见口苦、大便黏滞;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皆为湿热内蕴、热毒滞络之象。

在消渴痛风症的发作期,中医提出解毒通络止痛、清热祛湿的治疗大法。方中山慈菇、猫爪草共为君药,山慈菇消痰散结,猫爪草清热利湿解毒。虫类药物蜂房、全蝎、地龙、穿山甲以搜络止痛、清热除痹,四味共为臣药。秦艽祛风除湿、蠲痹止痛;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车前子清热利湿、利小便,使邪从小便而去;人参补气生津、防辛苦之味伤阴;枸杞子滋补肝肾,上五味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解毒通络、清热利湿之功,使邪去而不伤正。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yx/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