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阴而阳气不化者黄柏本草故事第22天
黄柏/HuánɡBò 从前,长安有个富商,叫王善夫,小便不通,成中满以后,大腹便便,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肿胀,破裂出黄水,双睛凸出,吃不下,睡不得,苦不堪言。求李东垣治,李东垣询问了病因和其他医生所用之方,想起《素问》中说的,“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又云,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想此病小便癃闭,肯定是无阴而阳气不化者。于是对病人说,你这是吃得太好了,山珍海味积热损伤了你的肾水,导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同时给病人开了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的药,黄檗、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碾,肉桂一钱作引子,热水丸如芡子大,每服二百丸,沸汤下,过了一会,前阴如刀刺火烧一般,尿就跟山洪暴发一般出来了,一转眼,肿胀消散。 黄柏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以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来源植物不同。黄柏常生长于河边、溪边、深山中,在我国分布广泛,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山东、甘肃、浙江均有产出。我国黄檗属植物有2种2变种,即黄皮树、黄檗、秃叶黄皮树和美姑黄皮树。具有祛风湿,强筋骨之功效。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黄柏苦寒,清泄而燥,主入肾与膀胱经,兼入大肠经,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药力虽不及黄连,但以退虚热为长。 内服:煎汤,5~10g;或酒浸、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注: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附方 ①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②治痢疾:黄柏克,翻白草克,秦皮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④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⑤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⑥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⑦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⑧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⑨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⑩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0毫升,煎至毫升。每次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 ?猜一猜,这味中药是什么?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1 END 1 精彩推荐 刘方柏:“修炼”当代良医的五个途径 众说纷纭:中药里的马兜铃酸致癌?食药监总局说... 大国医研习营丨衣食住行都安排妥了,你怎么还没到!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yx/1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达水产常用中草药有哪些作用
- 下一篇文章: 天疱疮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