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学中医诊断4114消化系统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乃至遍及整个结肠。本病按病程经过可分为四型.即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和初发型;按病情程度又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中医将本病归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认为本病初起多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致湿热蕴结大肠、腑气不利。气血凝滞。壅而化脓;也可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引起肝脾不和;若病情迁延日久。必将造成牌肾两亏。使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胃关不固∶而久病入络.则致瘀血内阻.反复发作。 腹泻、排泄含有血、脓和粘液的粪便。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般病人在经过数天的发作后。往往有长短不一的症状缓解期,此时可出现正常大便。但不久又可因饮食失调、情绪波动、继发感染等因素。以致发作和缓解反复交替出现,使病情进-步发展。部分病人的大便次数虽然正常,但粪便中常含有血、脓和粘液。本病病程较长。患者还可出现消瘦、贫血、低热、肝脚大等症;极少数病人还出现病情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严重泄泻每日可达10)~30次。并伴有高热、呕吐、腹痛、腹胀、脱水.甚至昏迷、休克等。 1.湿热下注型 证候∶腹痛泄泻。粪便中夹有血或脓血。粘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发热口苦。胸闷纳呆,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理气。 方药;白头翁汤合木香槟榔丸加减。 白头翁15克,黄连3克,黄柏9克,秦皮9克,木香9克,槟榔9克,枳壳9克,兼术9克。 加减∶发热明显者,加银花9克、连翘9克;脓血便甚者,加败酱草12克、红藤12克、地榆12克、米仁15克;胸闷纳呆、舌苔厚腻者,加苍术9克、厚朴9克、车前子9克(包煎)。 2.肝郁乘脾型 证候∶腹痛腹泻,每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泻后痛减,伴胸胁胀痛,嗳气频频,皖痞纳呆,心烦易怒,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 柴胡9克,白术9克,白芍9克,防风9克,陈皮9克,茯苓9克,黄连3克,山楂9克,枳壳9克。 加减;烦躁易怒甚者,加山栀9克、龙胆草9克;腹痛甚者,加延胡索9克、乌药6克;便血明显者,加地榆9克、白及9克、槐花12克;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9克(包煎)、代赭石15克(煅)。 3.血瘀肠络型 证候∶少腹刺痛,固定不移,按之则甚,泻下不爽,夹有脓血或血块、粘冻,面色晦滞,胸痞少食,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苔薄、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9克,蒲黄9克(包煎),五灵脂9克(包煎),小茴香3克,没药4.5克、地榆15克,枳壳9克。 加减∶大便粘冻明显者。加黄柏9克、秦皮9克;胸闷苔腻者,加苍术9克、厚朴9克;腹痛甚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大腹皮9克。 《百日学中医诊断》4.9.1.辨证与病案《百日学中医诊断》4.9.2.辨证与病案《百日学中医诊断》4.9.5.辨证与病案《百日学中医诊断》4.10.1.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百日学中医诊断》4.10.3.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百日学中医诊断》4.10.4.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百日学中医诊断》4.10.5.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百日学中医诊断》4.11.1.消化系统常见病《百日学中医诊断》4.11.1.消化系统常见病《百日学中医诊断》4.11.2.消化系统常见病《百日学中医诊断》4.11.3.消化系统常见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bm/11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22萆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