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伤寒论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pf/bdfyy/bdfyw/ 中医经典日历 庚子年 十月 9日星期五 农历八月二十三 《伤寒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01 ①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①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①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①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①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①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①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①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01 ②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半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①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下有作汤加减法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猪胆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01 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②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①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01 ①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①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①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①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①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①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①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①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①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论》end 往期回顾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伤寒论》5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⑩《伤寒论》4 杏林研读I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⑨《伤寒论》3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⑧《伤寒论》2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⑦《伤寒论》1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⑥《黄帝内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⑤《黄帝内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④《黄帝内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③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②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① 研究生中医经典考试考什么? 大家中医I②岳美中:自学成才的大医兼儒侠 第七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启动 大家中医I①承淡安:“针灸也能抗日救国” 湖北中医药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中医药大学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年“杏林强基计划”(硕博一贯制)招生简章 级研新:图书馆借阅及移动图书馆功能开通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zp/6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鸦胆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