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9454.html

人类发现光致发光(包括荧光和磷光)现象的历史非常久远,目前关于荧光现象的记录总是追溯到西班牙内科医生、植物学家NicolásMonardes(-)。年,Monardes记载了一种来自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传统药物(后来命名为Lignumnephriticum),这种药物的浸取液可以用来治疗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浸取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独特的蓝色。Monardes不仅首次记录了荧光现象,同时第一次将荧光现象应用于检测假冒产品,他这样记录到:“确保木材使水变蓝,否则就是伪造的。事实上,他们现在带来了另一种能使水变黄的木头,但这并不好,只有那种能使水变蓝的木头才是真正的木头。”

NicolásMonardes画像

日光下的Lignumnephriticum浸出液

其实我国历史上有着类似的关于荧光现象更早的记录。东汉末年的高诱在注《淮南子》时写到:“梣木,苦枥木也,生于山,剥取其皮,以水浸之,正青,用洗眼,愈人目中肤翳。”这里提到的苦枥木的树皮就是中药秦皮。南朝梁的陶弘景在其作品《本草经集注》也记录到:“秦皮,水渍以和墨书,色不脱,微青,且宜殊薄。”一般所谓“青”,作为颜色的含义有黑、蓝、绿三种。这里所指的“青”,显然不是墨的黑色,而是与黑色不同的蓝色或绿色。秦皮浸取液本身是淡棕色,所以这种“青”应该是古人看到的荧光。近代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药秦皮含有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科学家们对秦皮浸取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化合物分别具有淡蓝色、黄绿色、淡绿色等多种多样的荧光,秦皮水浸物所显示出的荧光是一种综合的“青”色荧光。

我国古人也利用秦皮的荧光来鉴定药物。唐代苏敬等人所著《新修本草》(公元年)这样记载:“取皮水渍便碧色,书纸看皆青色者是。”意思是说浸取液显示青色,或者浸取液在纸上书写显示青色的才是正品的秦皮。这种用于鉴定秦皮的方法比Monardes类似的鉴定Lignumnephriticum的方法早了年,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在广泛使用,比如版《中国药典》秦皮的鉴别方法之一:“取本品,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可惜我国古人的这些记载并没有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yx/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