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者说史上最全的和田玉ldquo
说到“玉皮”,引起联想,人们在赏玉、鉴玉、选玉、雕玉、藏玉、赌玉过程中,会仔细观测玉石表层的状况。玉石的表层状况称“皮相”,对玉石的新老、优劣、真伪等情况,可经过看“皮相”进行了解分辨,因而观测、检验“皮相“的过程日“相皮”,掌握“相皮”之术就能对有皮之美玉更好的进行鉴赏,投资和收藏。 玉本无皮,玉皮是次生的,先有玉后有玉皮,无玉则无玉皮。我们知道,和田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内蕴其中,而玉皮可表达玉的内涵,形象与美感,使玉更具灵性。各种玉皮就像玉穿戴了多彩的服饰,别具风情。 和田玉皮的生成有多种原因 1.成后,与其共生的其他岩石在地质作用下相互挤压、侵蚀……在原生玉的外表或裂隙中生成依附于玉的皮壳。如:石包玉(璞玉)。 2.原生玉石在经历冰川、流水作用,在河床里滚动、摩擦、碰撞并受环境的影响而生成玉皮。如:子料玉、戈壁滩玉。 3.在水中、泥中、大气中受到氧化物的侵入而产生“沁”皮,如一些出土、出水的老玉。 4.在加工、雕琢玉石时,通过反复的琢磨、抛光罩亮、“上蜡”而形成的平滑光亮薄薄的玉皮层。如各种成品玉器。 5.由于人们对玉器长期佩戴、把玩、摩娑、盘养而形成的一种“包浆”,即是一种极薄的玉皮,如传世玉。 和田玉皮可以分成四类 1.色皮:玉皮有各种颜色,原生基本色有白、黄、青、碧、黑,基本色之间交融和玉内外杂质色泽(含沁色)的参与,也会呈现多种不同色彩,如双色、多色玉皮,也可形成单层皮色或多层皮色。 色皮一般很薄,色皮的形态各异,可形成不规则的或面状、或片状、或条状、或点状等。古代对和田玉的皮色就很重视,皮色不仅是品种质量的标志,也包含意识形态的理念。 2.石皮:是指玉料外表包裹的围岩附于玉的表面,有全包裹或部分包裹,有厚有薄,这种石包玉为璞,乃蕴藏玉之石,其玉和石的界限清楚,可分离。 3.光皮:玉石表面经琢磨、抛光产生,皮薄。 4.浆皮:即包浆。 二、他色皮与自色皮 1.他色皮:指玉表皮色与其自身的固有色(粉末色)不一致。 2.白色皮:指玉表皮色与其自身的固有色相一致。 三、生皮与熟皮 1.生皮:是玉入土后形成的生坑玉皮。 2.熟皮:是玉出土后经把玩、盘养而生成的玉皮。 四、活皮与死皮 1.活皮:有利于把玩、鉴赏,有利于工艺雕琢的玉皮。 2.死皮:是指僵化、脏地、风化虚浮且无雕琢利用价值之皮。 五、细皮与粗皮 1.细皮:皮表光滑、皮薄坚实、细腻,温润有油性。 2.粗皮:皮表粗糙,呈石性、砾粒性,透明度和硬度低。 六、阳面玉皮与阴面玉皮 1.阳面玉皮:玉质好的部位(或泛白且呈明亮部位)表面玉皮。 2.阴面玉皮:玉质差的部位(或泛黑灰色且呈阴暗部位)表面玉皮。(玉满斋/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yx/11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代名医第五代传人公开52首特效秘方上
- 下一篇文章: 皮哥说雪二给大家介绍个NB的英国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