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总有身边有朋友在说痛风发作,很是难受,上床睡觉时还好好的,后半夜因脚痛痛醒,而且越来越重,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严重者还可出现头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

那这痛风到底是怎么个病症呢?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增高所致的关节病变。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首先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这种病主要引起血尿酸高;临床表现的是关节病变。

痛风像糖尿病一样,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多年,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痛风的记载。痛风是一种世界流行的代谢病,越是发达的国家,发病率就越高,所以在欧美国家比较多见。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平均为0.3%。在亚洲近几十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蛋白质食品成倍的增加及营养过剩,痛风成了盛行疾病。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量摄入,痛风的发病率也在明显升高,达到0.2%。它对健康的损害,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不可低估。所以长年坚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绝大多数痛风病人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优质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绝大多数痛风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的关节。严重者逐渐向上蔓延,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也经常发生。

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越高,痛风发作越频繁,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早。研究证实:血尿酸≥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30.5%,血尿酸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而血尿酸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5岁,血尿酸≥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9岁。

但高尿酸血症未必都发生痛风。在某些条件下,比如酗酒、关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局部pH降低、疲劳等,促使尿酸在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由于足部血液供应较差,皮温较低,组织液pH低,而趾骨关节承受压力大,容易损伤,尿酸容易在足部关节形成结晶,所以痛风性关节炎多发生在足部关节。

血尿酸值迅速上下波动容易诱发痛风发作。血尿酸突然升高,尿酸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针状尿酸盐结晶;而血尿酸突然降低,则可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出针状尿酸盐结晶。

给大家看一种小石头,说它会“吃人”。因为它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身体的多个地方,并且“吃掉”附近的骨骼和脏器。它“吃掉”的位置不同,出现的危害也不同,可以致残,也可能导致肾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与多个系统的疾病都有关系,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它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可怕的石头正是我们痛风所引起的痛风石。痛风在第一次急性发作时,就非常疼痛,而且之后会更频繁地发作,反复发作后就产生了痛风石。

痛风不光是影响关节,还影响着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

痛风石容易长在哪里?

耳朵、手关节、脚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肾脏等地方都会有可能长痛风石。

痛风石造成的危害

①致残

②肾结石、肾绞痛、肾功能衰竭

③痛风合并高血压或2期以上的慢性肾脏病的人占70%

④痛风合并肥胖的人占50%

⑤痛风合并糖尿病的人占25%

⑥痛风合并甘油三酯的人占75%-84%

⑦痛风患者会增加22%的中风风险

⑧痛风患者会增加16%的冠心病风险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降尿酸,预防痛风的发生呢?为大家带来了非常简单实用的降尿酸三杯水。

降尿酸三杯水

①白开水

体内的尿酸,90%都是从尿里排出去的,所以正常情况下要多喝水,利于尿的排泄。痛风病人每天最好喝到ml的水。

②苏打水

苏打水是弱碱性水,能碱化尿液,成倍的排出尿酸。直接去药店买碱片或苏打药片泡水喝也是可以的。

③生姜皮水

生姜皮和生姜完全不一样,生姜是热的,而生姜皮是寒的,痛风发作本来就是体内有热,只能用生姜皮,而不能用生姜。

生姜皮还可以配上陈皮一起泡水喝,效果更佳。

措姆也给大家分享两种代茶饮的方子。

痛风在不同的时期,主要病因和调理方法都不一样。急性发作期以湿热为主,需要清热化湿。

二皮饮

药材:陈皮5-10克、生姜皮5-10克

用法:泡水代茶饮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皮行气消肿。这两味药搭配在一起,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二秦汤

药材:秦皮10克、秦艽10克

用法:两味药共同煎煮20分钟,做代茶饮。适宜于急性痛风发作后的间歇期饮用。

秦皮清热燥湿、收敛止痢、明目;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这两味药结合在一起,能降尿酸、止痛,缓解痛风发作。

措姆温馨提醒:二秦汤适合在痛风急性期刚过,患处还有一些疼痛时使用;二皮饮适合日常代茶饮,做预防用。

当然,调理痛风,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的饮食。明天措姆请教了老师和专家,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痛风饮食方面的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sy/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