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日历 庚子年 十月 13日星期二 农历八月二十七 《金匮要略》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1 ②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88)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10)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①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12) ①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16)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①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17)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②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18)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①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20)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①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溃溃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21)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斤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②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22)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①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23)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人参一两生姜半斤甘草五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②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31) ②气利,诃梨勒散主之。(47)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01 ②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22) ①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33)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①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44)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01 ②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44)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01 ②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下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11) ①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22)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①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44) 芎归胶艾汤方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洽治妇人胞动无干姜。 芎?阿胶甘草各二两艾叶当归各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四两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①妇人怀娠,腹中?(jiǎo)痛,当归芍药散主之。(55)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半斤,一作三两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①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66)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①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77)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②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8)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①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99) 当归散方 当归黄芩芍药芎?各一斤白术半斤 上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②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10)白术散方见《外台》》。 白术四分芎?四分蜀椒三分,去汗牡蛎二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 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01 ①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11) ①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44) ①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55)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芍药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②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66) 下瘀血汤方 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88) ①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99) 竹叶汤方 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②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10) 竹皮大丸方 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 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②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11)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黄连柏皮秦皮各三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01 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55) 半夏厚朴汤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①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66)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①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99)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芍药各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牡丹皮二两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①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13)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②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14)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17) 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18) ②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19)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 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往期回顾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金匮要略》4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金匮要略》3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金匮要略》2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金匮要略》1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伤寒论》6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伤寒论》5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⑩《伤寒论》4 杏林研读I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⑨《伤寒论》3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⑧《伤寒论》2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⑦《伤寒论》1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⑥《黄帝内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⑤《黄帝内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④《黄帝内经》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③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② 每日学中医经典I二级大纲① 研究生中医经典考试考什么? 大家中医I②岳美中:自学成才的大医兼儒侠 第七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启动 大家中医I①承淡安:“针灸也能抗日救国” 湖北中医药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中医药大学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年“杏林强基计划”(硕博一贯制)招生简章 级研新:图书馆借阅及移动图书馆功能开通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g/6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拉肚子,拉黏液便,里面感觉很急,外面又拉
- 下一篇文章: 院士提醒ldquo降酸达人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