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药知识之秦皮清热药清
拼音QínPí 英文名CORTEXFRAXINI 别名梣皮 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szaboana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stylosa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 性状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无臭,味苦。 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鉴别(1)取本品,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2)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10余列细胞。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皮层较宽,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环带,偶有间断。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中间贯穿射线,形成“井”字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皮甲素与秦皮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乙醇-甲酸(3:4: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性味苦、涩,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备注(1)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等症,可与黄连、竹叶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摘录《中国药典》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g/6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人这样做等于吃伟哥,男人要看,女人要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