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小便,食大便。

  记得在大一学中医基础理论时,讲到小肠有分清别浊的功能时,老师给我们讲利用小肠的这个功能用“利小便,实大便”的方法治疗腹泻。由于当时刚开始学中医,关于中医的知识知道的很少,所以有不少同学都写成了“利小便,食大便”。

二、洗脚汤。

  课间休息时,方剂老师在教室里转了一圈,顺便看一下同学们的笔记,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听课情况。看着看着,忽然看到一个同学的笔记本上赫然写着:热痹的治疗用洗脚汤(注:此为犀角汤之误)。再翻一下这个同学的笔记本皮上赫然写着自己的大名:主讲老师:xxx(正是这位老师的大名)。

三.头为猪羊之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郝万山老师有次讲课,讲到“头为诸阳之会”。

讲完后下台转悠,看到某同学在笔记本上写着“头为猪羊之会”,郝老师当场晕倒!

四.秀才学医,笼中捉鸡

  记得大一刚开学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传的,说是文科生学不好中医。(这当然不是真的,根据实践证明,文科生学中医比理科生更有优势。)辅导员为了譬谣,也为了给文科学生鼓气,在讲话中用了“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句话。然后是同学们一个个地上讲台讲话。

有一个文科生在讲话中也引用了一次这句话,但说成是“秀才捉鸡,笼中学医”,众生谔然。不一会儿,这句话又被一个文科生引用了一次,也许是因为紧张,竟说成了“秀才学鸡,笼中捉医”。大家都以为这应该是登峰造极了,谁也没想到下面还有更NB的人。

接下来又一个文科生上台,讲自己的报复,讲要将中医发扬光大,要让中医走向世界,然后又说:“有人说文科生学不好中医,我不相信,我们文科生学了更多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我觉得我们学中医比理科生更有优势,(讲到此时,他激动地攥起拳头,接着说)刚才咱们辅导员也讲过”笼中秀才,学医捉鸡“……”辅导员再也坐不住了,说“今天禁止再说这句话”。

别光笑啊,来学点中医知识!

一.“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指通利小便来治疗腹泻,便溏病症的方法。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因“小肠主液”,故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而且也影响小便,表现为小便短少。所以泄泻初期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

二.犀角汤

版本一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千金》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

犀角6克羚羊角3克前胡栀子仁黄芩射干各9克大黄升麻各12克豆豉9克

上九味,哎咀。以水1.8升,煮取毫升,去滓,分三服。

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

折叠编辑本段版本二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

黄柏4.5克黄芩4.5克白头翁3克黄连6克当归3克牡蛎4.5克(熬)犀角(屑)1.5克艾叶1.5克石榴皮4.5克桑寄生3克甘草3克(炙)

上十一味,切。用水1.6升,煮取毫升,分三服。

凉血解毒,清肠止痢。

热毒深入血分,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身有壮热者。

方中犀角凉血解毒为君;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即《金匮要略》白头翁汤去秦皮加黄芩,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臣;艾叶、当归、寄生理气和血,石榴皮涩肠止痢,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凉血解毒,清肠止痢之功。

折叠编辑本段版本三

犀角2两,生姜2两,栝楼根1两,苦参1两,石膏6两,竹叶2撮,黄芩3两,升麻3两,青木香3两,防己1两半,防风1两。

《千金》卷十三。

风毒热,头面肿。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分3次服,相去如人行10里久。

折叠

三、头为诸阳之会

人体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面;手足三阳经皆会聚于头面,故称诸阳之会。《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g/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