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实在是一个一般人干不好的活儿,因为它不但内容多而且考得细,因此正确高效的记忆方法是正道。至于要应对考试,建议大家打这几招

第一招,也是最实在的。我再教你方法你不下功夫也不成。所以把每味考纲上规定的药的功效背过,滚瓜烂熟。这是整个中药复习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做好了中药复习一半的任务就完成了。我建议框架式记忆,比那种先背目录,哪一位药属于哪一类的方法还要省一些事。

第二招,推应用,为什么是推,而不是和没方法的一样死记硬背呢?因为通过第一招,我会教你推应用。这时候细心的人可能会想,那特殊应用推不出来怎么办?哈哈,我教你啊,第一遍看应用的时候,拿着红笔划重点。画什么重点呢?就是特殊应用。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背应用应该不难,要拿着功效对照下面所列的应用,一般都很好理解。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特殊的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考试最喜欢考这个,尤其是专硕,中规中矩的反而考得少。个别应用后我能加出代表方,可以凭此代表方加深记忆,又可以兼复习方剂。这就是我的“打好基础,一线牵连”的中综考研法。

第三招,我的独家十大中药规律。

一跟红有关的药物

几乎都和血有关,如栀子,赤芍,紫草,大血藤,牡丹皮,茜草,鸡血藤,苏木,血竭,红花。带青的中药

二带子的中药

大部分可以明目或通便,如决明子明目,牛蒡子滑肠,冬葵子润肠,紫苏子润肠通便。

*除外,栀子,千金子,附子,南瓜子,马钱子,葶苈子

三带仁的中药

几乎都可以通便,如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桃仁,苦杏仁。

*除外,砂仁,薏苡仁。

四带皮的中药

大部分可以作用在人体表面,或可以祛风止痒,或利水消肿。如秦皮祛风解毒,五加皮祛风湿,冬瓜皮,香瓜皮,大腹皮,桑白皮利水消肿。

*除外:地骨皮,陈皮,青皮,苦楝皮

五带香的中药

几乎都有理气作用,如小茴香,木香,沉香,香附,降香,乳香。(无例外)

六带络或藤的中药

几乎都可以通络,如海风藤,络石藤,雷公藤,鸡血藤。

七带根的中药

大部分都有利尿的功效,比如芦根,白茅根

除外:收敛止汗的:麻黄根和糯稻根。

八带草的中药,大多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如:夏枯草,甘草。

九血肉有情之品的特点:

可以治疗顽疾,如蕲蛇,乌梢蛇,斑蝥

十带青的中药大部分归肝经

如大青叶,青黛,谷精草,青蒿,归肝经,意味着对眼睛的独特作用。

第四招,归经。归经的话要掌握补益药。听过我讲座的应该知道真题怎么考归经。另外也喜欢考这样的:某一大类药有特殊的归经。比如补血药多归心肝经。

第四招,药的个性。也就是特殊的,比如川楝子在大队辛温行气中唯独属寒。应用的内容非常庞杂,看起来无从下手。但仔细看看命题,其实他的命题点有规律可循。因此我有如下建议:特殊话语比如,“……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评价,如“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这些通常都是一味药区别于大队同类药的特殊之处,相当于它们的个性,要十分注意。这样画完重点之后,平均每味药都有一两句话,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要着重看这些。

第五招,背药性。这个个人情况不同,量力而为。要说明的是药性这东西每年最多一道题,而且常常是有中医基础的人都能做对的,所以在药性上花的时间要慎重。

第六招,背用法用量。其实这部分,对于还没复习好的,我建议先放弃。如果准备拿下用量的话,我告诉你考试喜欢考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总之是非常规量的用药。看的时候把这些药都标出来,然后抄下来背。抄下的大约占需要背的药(考纲上规定要背用法用量的)三分之一。背的时候也不用死记硬背,背过在哪个区间就行了,比如麝香是0.03-0.1g,那就是在0.01-0.1之间。蟾酥在0.-0.03g,也是这个区间,但比麝香还少。一般考试就考个大概,在哪个数量级上。使用注意,煎服方法哪些是重点也很清楚,不必多说。

如果你感觉不错,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收益。

作为一个医学生,要知道“用药如用兵”,作为医生要调兵遣将,当然要对手下的士兵有所了解。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中药。

无需赞赏,欢迎转载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g/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