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治腹痛痢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 34、败酱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败酱草治腹痛痢疾 一人拉肚子,赤白相间,臭秽稀烂如腐败豆酱。 老先生叫他就地采新鲜败酱草二两,煎汤的时候再加进冰糖调服,一次就好了。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败酱草呢? 老先生说,败酱草,顾名思义,其草气如败豆酱,有一股陈腐气,陈腐败酱者,皆浊阴之味,夫浊阴者,善于出下窍。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这赤白痢疾排泄未消化食物残渣,非常臭秽,应该通因通用,所以爷爷用单味败酱草,直接清肠止痢,排脓散瘀。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加点冰糖呢?这败酱草不难喝,而且病人又不是小孩子。 老爷爷说,甘能缓急,病人有腹痛,可以急食甘以缓之。 小指月笑了笑说,我明白了,难怪爷爷说,顽固抽筋的时候,在芍药甘草汤里头,加点糖,甜甜的,效果更快,本身炙甘草也是带甘甜的,就是取它缓急止痛的作用,这样痢疾腹痛,就可以达到行滞通肠缓急止痛的效果。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闽东本草》曰,治赤白痢疾,鲜败酱草二两,冰糖五钱,开水顿服。 《现代实用中药》曰,败酱草治肠炎下痢。 《本草正义》曰,败酱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宜用以实热之体。 产后血滞,败酱可下 有个产后腰痛的患者,痛到腰都不能转摇,尺脉滑数。 老先生便用四物败酱汤,一剂知二剂愈。 又有一例产后腹痛如刺的患者,尺脉虚数。 老先生一样用四物败酱汤,一剂知二剂愈。 小指月说,爷爷,怎么俩人不同病,脉象也有异,怎么都用同一方子治好? 老爷爷说,虽然病象不同,但产后的特点却是一致的。 这两个妇人,都是产后恶露,排不干净,用这四物败酱汤可以帮助恶血排出。 小指月说,这败酱草不是偏于走肠道的吗?偏于走气分啊? 老爷爷说,这就是加进四物汤的道理,有四物汤照顾产后血虚,带入血分,能够用败酱草,把血分瘀浊,因势利导,从下窍出,这样浊降清升,所以腰痛愈,腹痛除。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这都是产后恶血排不干净,引起的腹痛或腰痛,只要把恶血排干净,腹痛腰痛都会好过来。 爷爷说,没错,有些还产后头痛,腰背痛的,只要恶露排不干净,一样可以借助败酱草,引领浊阴下排,在四物汤的带领下,可以把血分瘀滞,撤出体外,往下面排,这样头痛背痛也都可以得到治疗。 小指月说,看来败酱草应该把它当成下身体败浊之药草来看啊,这样用途就广泛了。 这时爷爷引《本草正义》说,用败酱草,惟产后诸痛,当以瘀露作痛为宜。 可见败酱草不单下肠痈败酱,为肺痈肠痈妙药,更善于下子宫中恶露败血,凡周身中败浊之气,善于用药配伍之,皆能下。 小指月说,为何这败酱草能够有如此本事,把脓浊都败下呢? 爷爷又引《药性论》曰,败酱草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又主产后诸病。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外台秘要》曰,治疗产后恶露七、八日不止:败酱草、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各八分,川芎、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服。 《广济方》曰,治疗产后腰痛,乃气血流入腰腿,痛不可转者。败酱草、当归各八分,川芎、芍药、桂心各六分,水二升,煮八合,分二服。忌葱。 《卫生易简方》曰,治疗产后腹痛如锥刺,败酱草五两,水四升,煮二升,每服三合,日三服。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文源:罾事物语 转自岐伯有道 本号所发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删。 肠痈要药红藤-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 金荞麦消顽固疳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2 鱼腥草洗肺污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1 土茯苓治梅毒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 漏芦下浊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9 拳参一味乃宫血清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8 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7 紫花地丁、野菊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6 蒲公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5 贯众除诸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4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3 从头到脚话穿心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2 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1 仙方活命金银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0 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9 白鲜皮皮肤科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8 苦参治心腹邪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7 秦皮治疗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6 龙胆草泻肝胆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5 黄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4 黄连为病目之仙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3 黄芩泻肺火而最妙-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2 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1 决明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0 夏枯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 栀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 鸭跖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 竹叶与淡竹叶之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 治渴圣药天花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 芦根医三焦水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 知母.你可曾知道母亲之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 寒水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 石膏退热之秘-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 木贼草散热退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 浮萍解表通水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 淡豆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 葛根解肌丰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 升麻解百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 胁痛用柴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 发散风热蔓荆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 菊花延年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 桑叶防治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 息风止痉用蝉蜕-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 风温咽痛牛蒡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 薄荷煎汤洗漆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7 开胃消食话胡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 鹅不食草去眼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 苍耳子走督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 去头屑止头痒-11-藁本-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黄)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b/9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伤寒辨证法补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