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皮岭

[唐]杜甫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

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闻虎豹斗,屡跼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

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木皮岭北倚栗川龙洞山,南峙地坝山。龙洞山突兀高峻,沟深林密,北崖绝壁凌空,岩洞错落。中有一洞形如半月,内有天然石门、石窍、石佛。岭西有龙王洞,空旷平夷,幽深莫测,传为北魏时氐人杨茂搜部众的穴居之地。民国时期,这一带为陇南地下党开展武装斗争的根据地之一,年月2日悲壮的"龙王洞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地坝山在木皮岭西南,山上遍生兰蕙,别名兰山。奇峰万仞,红崖绝壁,云烟缭绕,为徽县的南屏。

杜甫《木皮岭》里的诗句"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描写的恰是这里;北崖又有莲花洞,悬于半空之间,状若莲花。洞内矿泉清洌,居民往往作为神水用以疗疾。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年)十二月初,杜甫一家从同谷出发远赴成都,在栗亭经过短暂的几日逗留后,向南沿木皮道首先攀越了木皮岭,道经庙山瓦房村(杜诗里的当房村),又依次渡过了位于今大河镇境内的白沙渡,再翻越青泥岭,于夜半时分在虞关乡老虞关渡处横渡嘉陵江,进入八渡沟,沿略阳金池院离开了陇右地界。在此一段艰险旅途中杜甫写下了《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三首纪行诗。其中在《木皮岭》一诗里描写跋涉木皮岭的艰难是"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描写木皮岭的高峻是"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而诗人过木皮岭之后的感叹"始至五岳外,别有他山尊"成为一句寓情于理的至理名言。木皮岭因为杜诗而名扬天下。

近年来栗川镇龙洞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修整了龙洞二十四弯的奇险道路,又致力发展旅游扶贫产业,建立了龙栖湾休闲娱乐山庄,游人络绎不绝。

旅游路线图,供大家参考

监制:陈康瑜

审核:李蛟蛟

编辑:郭子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b/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