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研讨会肖航教
肖航教授 美国麻省大学(阿莫斯特)食品科学系 《ComprehensiveReviewsinFoodScienceandFoodSafety》杂志副主编 《FoodFunction》杂志副主编 肖航博士,美国麻省大学(阿莫斯特)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做博士研究、在罗格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聚焦在疾病饮食预防、食品营养与健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膳食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功效研究;不同生物活性成分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采用纳米技术改善食品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探究食物成分与肠道微生物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余篇。主持多项国际学术研讨会,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担任SCI期刊《ComprehensiveReviewsinFoodScienceandFoodSafety》、《FoodFunction》副主编及多家著名国际学术期刊编委。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美国化学学会农业食品化学学部会士(Fellow);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Babcock-Hart杰出科学家奖,以及SamuelCotePrescott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美国营养学会MarySwartzRose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北美未来科学领袖奖;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食品化学杰出服务奖。 报告题目肠道微生物群对膳食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至关重要:白藜芦醇的案例研究 摘要 在肠道中膳食类黄酮和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微生物可以将类黄酮代谢成各种产物,而类黄酮则可以调节微生物群的组成。这种相互作用还有待阐明,预计将会对许多局部和/或系统性慢性病风险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群在小鼠结肠内对口服白藜芦醇的生物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微生物群将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盐和硫酸盐)的二期代谢产物解偶联,然后通过结肠内氢化和去氢氧化将白藜芦醇转化为二氢白藜芦醇和月桂醇。有趣的是,在小鼠结肠中发现,这些结肠代谢物的抗炎作用比白藜芦醇强得多。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饮食白藜芦醇对结肠炎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微生物群的变化与抑制结肠炎症有关。重要的是,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对白藜芦醇生物转化作用这一结果在食用白藜芦醇的人体中得到了证实。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范例,白藜芦醇通过这种机制发挥其健康效益。 实习编辑:冯龙斐;编辑:李莹;责编:张睿梅 想查看之前发布的会议发言人简介及报告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b/7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震惊医院的医师违规操作,致5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