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试卷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题,每小题2分,共分

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中药学约占13%,方剂学约占13%,共约78分。

本节笔记对照考纲内容:

7.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注意:备考笔记中有关中药及药性的相关内容,仅供学术探讨与备考复习,中药并非无毒副作用,合理运用中医处方要遵循“合理的中医学辨证”这个前提,请不要自行验药,一切要遵医嘱。

(一)淡竹叶

1、药性:

味甘、淡,性寒。

2、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3、主治病证:

用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4、用法用量:

煎服,6-9g。

5、使用注意:

体虚有寒或孕妇者忌服。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竹叶与淡竹叶的异同

鲜竹叶与淡竹叶两药都能清心除烦、利小便,但鲜竹叶清心热的效果较好,且能凉胃,又能用治上焦风热;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

竹叶与淡竹叶的区别是什么呢?中药易混品种繁多,明代以前方剂中所用竹叶或淡竹叶均指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的叶。竹叶与淡竹叶在明代以后才有区分,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其形态论述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目前竹叶与淡竹叶在部分地区仍有混淆,现将其来源、性状及功效鉴别如下:

(1)来源区别

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常绿竹状乔木或灌木植物淡竹的干燥叶片。主产于长江流域。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等地。

(2)形状鉴别

竹叶:叶片为长披针形,浅绿色,有时切成长短不一的丝状,初出未展开的嫩叶,称“竹叶卷心”。叶有短柄,与叶鞘相连处有关节,叶片易自关节处脱落,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叶脉突出。质脆而富弹性,气微,味淡。

淡竹叶:呈段片状,茎、叶混合。茎呈圆柱状,有节,表面淡黄绿色,切断面中空。叶呈片状,多皱缩卷曲,浅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网络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以上竹叶与淡竹叶都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但竹叶以清心胃热见长,淡竹叶则长于清热利尿。两者功用相似而同中有异,故应注意区分,不应混淆。

(二)密蒙花

1、药性:

甘,微寒。

2、功效: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3、主治病证:

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4、用法用量:

用量3~9克,水煎服。

5、使用注意:

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三药同能明目退翳,治疗肝热目生云翳,视物昏花等。

同中之异:

青葙子苦寒,清肝火力强,长于治疗肝经实热目疾。密蒙花味甘微寒,功兼滋养,治疗目疾,肝虚、肝实皆宜。谷精草味辛能散,性凉清热,内生火邪、外感风热之目疾俱效。

不同点:

谷精草又能疏散风热,治疗风热头痛等。

青葙子又能降血压,但青光眼患者慎服。

密蒙花又养肝血以除虚热,治小儿疳热害目等。

(三)秦皮

1、药性:

味苦、涩,性寒。

2、功效: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3、主治病证:

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4、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5、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名目;厚朴润中涩肠,行气消食。

(四)穿心莲

1、药性:

味苦,性寒。

2、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3、主治病证: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蛇虫咬伤。

4、用法用量:

6~9g,外用适量。

5、使用注意:

阳虚证及脾胃弱者慎服。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穿心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蛇虫咬伤。

田七(三七)甘、微苦,温。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五)野菊花

1、药性:

苦、辛,微寒。

2、功效: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3、主治病证:

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4、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5、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常用于风热感冒、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目赤、肝肾阴虚之眼目昏花等。

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疗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等。由于清热解毒之力盛于菊花,它擅长治疗各类疔疮痈肿之疾。

此外,野菊花与菊花一样,也具有抗炎、抗病毒、降压、降脂等作用,但野菊花性苦寒,长期服用或用量过大时,会伤及脾胃阳气,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大便稀溏等不良反应,脾胃虚寒者及孕妇都不宜用。

菊花与野菊花在临床应用时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银川哪家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b/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