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失调,外邪乘虚而入,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病症。

除此之外,痛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湿热瘀浊诸邪滞留于下焦,肾失分清泌浊,开阖不利而易出现痛风性肾损害。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则痛风伴肾功能不全的中医医案。

患者,男,62岁。年8月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双足大趾肿痛伴膝关节肿痛5年。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大趾肿痛伴膝关节肿痛,就医后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经治疗症状缓解。但患者饮食未控制,病情反复发作,间断服用止痛药控制症状。1个月前因食海鲜后病情加重。

刻下症:双足大趾肿痛,踝关节肿痛,膝关节疼痛,口干,夜尿3~4次,大便干,2~3天/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糖尿病病史10年。辅助检查:血尿素氮14.1mmol/L,血肌酐.8umol/L,血尿酸umol/L。中医诊断:痹证。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止痛,通络固本。

组方:土茯苓30g,萆薢20g,秦皮15g,槟榔15g,忍冬藤60g,车前子30g,太子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30g,白花蛇舌草30g,苏木15g,松节30g,杜仲20g,焦三仙各10g,山茱萸15g,鸡血藤15g,熟大黄10g,炒谷芽30g,泽泻10g,等等。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一周后二诊:上方服用7剂后,患者双足大趾疼痛明显减轻,膝痛好转,入睡困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上方加磁石30g,夜交藤30g,黄精20g,继服14剂后病情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消失,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随访至今,痛风未再复发。

按:上方中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萆薢能利湿泄浊、祛风除痹;秦皮能利尿镇痛。槟榔行气利水;忍冬藤疏风通络;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太子参益气健脾;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益气生津;丹参活血通瘀;白花蛇舌草利湿通淋;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松节祛风通络;杜仲补肾通络;山茱萸补益肝肾;鸡血藤活血通络;熟大黄通便泄浊;泽泻利水渗湿泄浊。诸药合用,集补益肝肾、泄浊利湿、通络消肿于一方,疗效明显。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







































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jb/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