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芳丨抗疫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
本文将刊发于《中学生物教学》上半月·高初中年第6期,为保证其时效性,特提前全文推送,以飧广大读者。 抗疫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三生物学复习思考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岑芳 摘要:抗疫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学复习更需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内心体验,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主性;要通过计划调整、内容重组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更要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生物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的价值。 关键词:抗疫;核心素养;高三生物学复习 为抗击新冠疫情,教育部下发了年春季延期开学通知,并推迟了高考时间。教师和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居家学习,停课不停学。原有的在校复习节奏被打破,原先设定的复习备考方案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的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师需要针对抗疫背景,调整复习备考方案,探索并实施切实有效的高三生物学复习策略和方法。 1增强信心,理性应对突然变化的复习环境 年秋季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新课程下的高考已经进行了数年,师生都有了习惯的复习节奏和心理适应。高三第二学期生物学复习,主要进行二轮复习和考前冲刺复习(也称作三轮复习)。延期开学,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多少会有些焦虑和紧张。回归学校后,师生心理调适要加强,可通过客观分析克服焦虑。首先是分析、评估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的效果。高三第一学期,大多数学校已经完成一轮复习,进行了知识梳理,概念巩固,也进行了基础题型的训练,完善了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夯实了基础,增强了实验意识,初步提升了应用生物学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轮复习要达成的目标。其次是分析、评估居家及在线学习的效果。在居家学习的四五十天中,大多数学校开展了以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加强一轮复习检测与训练为主的复习,同时也启动了二轮复习,从内容、能力和习题训练各个方面开展了线上教学,指导了居家的自主学习,这一时期学生学习的成果也不容小觑。再加上高考时间延迟,这实际上保证了高三阶段的高考复习时间相对不受到影响。通过理性分析,适当放大这些有利因素,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缓解紧张焦虑,增强信心,从容应对接下来的高三生物学复习。 虽然总的复习时长并未受到影响,但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居家、在线学习的效果却需要评估,甚至进行“补救”,这也是制定新复习方案的前提与依据。 2调整计划,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方案 凡事预则立。高三复习的计划性强,在评估学情的基础上,调整原有复习备考方案,统筹制定适合抗疫背景下的高三二轮、考前复习计划,让高三生物学复习赢在有序,胜在有效。 2.1适当缩短二轮复习时间 以往的二轮复习从寒假后开始,一直到5月中旬结束,大约两个多月时间。今年大多数高三学生在3月底、4月初才开始到学校上课,开学和高考时间都推迟了。虽然如此,笔者认为,高三二轮复习时间不宜过分推迟,建议在5月底结束。因为,在校的二轮复习时间将近两个月,如加上居家、在线学习的时间,二轮复习的时间与以往的相比,只是在校复习时间减少,但总的复习时间实际上还多了半个月。适当缩短开学后的二轮复习时间,留下相对于以往较多的时间进行考前冲刺复习,有助于给学生更多时间用于考前针对性的复习,更多机会的自主学习。 2.2相对延长考前冲刺复习时间 往年高考前的冲刺复习一般安排在5月15日至6月5日。考虑到高考时间推迟,前期居家、在线学习学生形成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差异,以及临近考前的天气因素等等,建议今年的考前冲刺复习时间可适当延长,大约比以往多15天左右,即从6月1日至7月5日。这样的调整除了考虑外在的一些因素,更重要的是由高三考前冲刺复习目标决定的。适应考试,巩固前期复习成果,回归基础,查漏补缺,实现个性化突破和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巩固前一段的复习成果,可回归课本,对必修教材、选修教材的基础知识及重要概念进行梳理、纠正、巩固。温故知新、夯实基础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产生胜任感,提升信心。查漏补缺,可采用重做试卷的方法,将重要考试中的错题挑选出来重点攻克。补齐短板,扬长避短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突破和提升。较长的考前冲刺复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安排,按照自己的复习状态调整节奏,进行个性化复习。 2.3增加适应性训练时间 在二轮复习,尤其是考前冲刺复习的阶段,要贯穿仿真训练,让学生常常置身于考试状态,渐入佳境。教师可以精选近几年的高考题、模拟题,增加解题指导与命题思路分析,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增强信心,适应考试状态。 基于当下高三复习现状,复习时间段的调整也需要与本地、本校学生的复习相适应。虽然调整了时间段分配,但总时段是不变的,计划的落实需要精确到每周、每节课。因此,各校高三备课组需要预先制定周计划和课时计划。周计划要有每周的复习内容,课时计划则要有课时内容,如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构建、典型例题选择理由与解析、当堂练习的要求、预设的反馈内容、解决的核心问题等。还要有课外学习的准备,如编写学案、编制周练习、命制月测试题等。还要有个别辅导、提优补差的计划。有了细致、周密的计划,才能有条不紊地落实。 3重组内容,突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 高三复习内容是关键。能力提升是二轮复习的目标,考前冲刺是查漏补缺、自我突破、提升素养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物学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目前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复习目标,需要重新组合内容,大胆筛选,构建小专题,串起大概念。 3.1以内容综合为主,构建内容小专题, 进行综合运用能力训练 综合运用能力训练以内容综合为主线展开。针对考试要求与命题特点,精选重要概念、核心内容、热点板块,进行复习内容的重组。建议构建主题突出的、联系广泛的小专题,并以此串联必修、选修教材中内容,克服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时间不够用的复习弊端。若以“细胞”为专题,串联细胞结构、功能、细胞工程,这类专题相对就比较大。若以“洋葱”为专题,串联必修教材中的相关实验,专题小,跨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有: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观察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⑤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⑥DNA分子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①②③⑤都要用到显微镜,需制作临时装片。装片制作、显微镜使用要点可以集中复习。实验中涉及的失误分析,如操作、选材和试剂,也可以集中复习。这样的小专题也可以通过优选试题来串联复习,让学生不仅仅完成了练习,更通过练习学会构建综合性知识框架,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例1 洋葱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与洋葱有关的实验操作与结果。请分析并回答: (1)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光学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图1),该过程中细胞液渗透压变化依次为升高、下降。 (2)分别使用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或氯化钠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并统计质壁分离细胞所占比例,结果如图2所示。为了既能保证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又不至于细胞内失水过多而影响其复原,一般认为使材料中50%左右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溶液浓度为理想实验浓度。根据实验结果,选用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便于实际操作。 (3)提取和分离洋葱管状叶光合色素时,先取新鲜叶片,可选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进行研磨,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应加入少量CaCO3。分别提取种植于室内弱光照和室外正常光照下的洋葱光合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3所示,两者的主要差异为叶绿素含量不同。 (4)利用洋葱组织提取DNA的实验中,组织细胞研磨前除加入食盐外,还需加入洗涤剂,其作用为瓦解细胞膜。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2mL如表1所示的3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相应的3种滤液,预计含DNA量最少的是滤液g。 精选这样的试题,可以串联4个实验,还有图、曲线、表格。学生完成本题过程中需要熟悉上述的4个实验,又要具备读图、读图表、读曲线图的能力。通过本题,教师可以精讲与此相关的实验,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3.2以能力训练为主,构建能力小专题, 促进学生理解、获取信息、实验能力的提升 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考能力要求。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是重点。在二轮复习时,可编制实验专题、图表专题、计算专题,进行专项能力提升训练。还可以编制热点专题,体现知识应用。 3.2.1实验专题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特色之一,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原理、设计和创新是重点,教师应充分重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训练学生根据背景材料确定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在实验中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等,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分析和解释。实验器具使用、操作步骤重在细节,考查学生是否亲自做过实验。建议尽可能安排学生去一次实验室,将高中实验的器具、材料再为学生展示,必要时可让学生再做一次,或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某个实验再做一次。 3.2.2图表专题 生物学图表题蕴含丰富的信息,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能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与概括能力。这类试题信息隐蔽,呈现方式新颖,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难度。二轮复习可用概念图、流程图把每个知识点通过不同的视角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可对课本的插图,如生理功能图、遗传图、进化图、生态图、实验图等进行多角度分析,对一些图表,如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图等表达的生物学含义进行剖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图文转换和审题能力。 例2 下列选项中图中曲线a和b不能用于表示的是(C) A.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B.动物细胞体积与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变化 C.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和吸水能力的变化 D.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4个知识点,具有综合性。这种交叉曲线还可以考查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生长素浓度对根、茎生长的影响等等。教师精选这类试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去继续总结。 4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高三复习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最后的在校学习阶段,也是学生学会学习,奠定持续学习基础的阶段。疫情之下反思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最终要聚焦于人的成长,让高三复习更有意义,对学生的影响更持久。 4.1在线学习让学生体验了自觉学习 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放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由此产生的自觉学习和习惯,将终生受益。高三二轮复习、考前冲刺复习,除了课堂学习,还需要增加课外的自主学习,如提供一些自主复习资源包,布置个性化作业,适当推送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试题供学生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4.2有价值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有价值的学习应着眼于科学知识、科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五个维度。联系疫情,给学生推送一些关于现代生物学科技的资料,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关心社会议题,学以致用。例如,新冠病毒的特点、结构,转录、翻译,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原理,核酸检测与基因测序,疫苗研制与免疫、野生动物与生态保护等等都可以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知识去理解、解释,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知识的价值,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中体现出生物学素养和社会责任,真正实现生物学教育目标,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年突遇的疫情,改变了复习考试的节奏,但在抗疫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学生在思想上和生物学素养上是一次洗礼和升华,相信这种经历会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陪伴学生从容走过高三生物学的二轮复习和考前复习,静待花开。 公益阅读 王波:核心素养视角下生物学科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策略 韩涵:基于四阶测试的前科学概念诊断方法研究——以“人类遗传病”一节为例 新冠特辑(一)丨周易: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生物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 新冠特辑(二)丨从“疫”中认识社会责任的培养——访人教社版课标教材核心作者:夏献平老师 关键词阅读 王颖(一)丨赵占良(三)丨赵占良(二)丨赵占良(一)丨疫情心理指导丨新年祝福提醒丨无锡论坛回眸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bm/7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分享3秒剥完一个鸡蛋,这些实用的剥皮
- 下一篇文章: 第二十六届ldquo海南青年五四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