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中药名。   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长于山坡、疏林、沟旁。分布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味苦、涩,性寒。   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热毒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别名:鸡糠树、青榔木、白荆树。   采制:春、秋季整枝时剥取树皮,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本品为长短不一的丝条状。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或黑棕色。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切面纤维性。质硬。气微,味苦。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性味与归经: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白头翁粥   传统方。

  材料:白头翁15克,黄柏10克,秦皮12克,黄连3克,粳米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煎药,取汁去渣,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温热服。   功效:清热利湿,杀菌止痢。   适用:细菌性痢疾、肠炎。

文章来源:医院









































皮肤病医院
北京青少年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bm/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