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剑肠炎小案一则
肠炎是临床上接诊量非常大的疾病,我讲讲我自己对肠炎的认识和治疗。 这是一个男性患者,41岁,2个月前找我治疗肠炎。进门的时候我看他形体羸弱,非常瘦,颧骨都已经露出来了,面色晄白甚至黄暗。舌苔滑腻,中间有一点黄苔,舌体非常瘦小。脉象沉细,两尺脉都非常沉,甚至要寻的时候才能见到一点微脉。 通过看他的面相,舌苔、舌体大小以及脉象,病因已经出来了,是寒证。虽然说舌苔有一点黄苔,但是这个黄苔是黄腻苔,不是干黄苔或者是舌质红的黄苔。是寒湿郁闭之症,这就是审因在诊疗中的作用。 一般病人走进我的诊室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五官、面相、舌苔、舌质、舌体的大小,其次就是把脉,把脉之后我就会把是寒还是湿、瘀证基本判定出来了。《内经》中说:善诊者先别阴阳。阴阳是中医临床的大纲,在临床中是不可忽视的。 后来听病人的主诉,病人是一个机关干部,41岁,他肠炎已经十几年了,加重6年多了,每逢遇寒、贪一点凉或者吃一点不对付的东西,马上开始拉肚子,可以让他一天腹泻4-6次。便开始的时候是稀状的,拉到最后就是水状的。他很苦恼,也看了不少的地方,要不然他也不会清晨六点多跑来找我瞧。 而且这个病人说喝有时候说点酒之后会排血便,而且肚子非常痛。经过西医检查,有的说是菌痢,有的是病毒性腹泻,还有什么神经性腹泻,中药也吃了不少,西药也吃了不少总是好不了。 通过他腹泻、胃口不好。我们就想但凡肠道不好的病人和脾胃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我在治疗方面就以治脾胃兼治肠胃为主。用的主要是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我把寒药都去掉,黄连、黄柏都去掉,直接用白头翁和秦皮。因为我在临床上发现,白头翁不仅是消菌痢,消炎败毒。而且还有很好的利湿、清肠的效果。所以我们的用量一般比较重。秦皮的作用是把肠道内皮细胞保护好,通过修复肠壁达到止腹泻的效果。我们在用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的同时用了理中汤的变方。重用生白术和炒白术。剂量挺大,第一诊20g,第二诊40g,第三诊用了60g,第三诊以后,他的腹泻就明显好转了。 方 药如下:白头翁30g蜜紫苑15g桔梗30g羌活15g,秦艽15g秦皮15g竹茹15g茯苓90g猪苓30g蒲公英15g生白术60g麸炒白术60g泽泻30g大腹皮10g佛手9g醋香附10g 我们通过审因发现还是一个寒、湿、瘀的症状,拉肚子主要是寒和瘀还有热。再加上久病必瘀、久病必虚,气血比较虚。好在他还年轻,才41岁。在治疗上一个是健脾,一个是肠道黏膜的病邪要调理好,这是指导治疗肠炎的根本法则。 所以临床上我们把病因掌握后,由病因找到病症,就是拉肚子腹泻,逻辑思维就很明确了,治疗就是健脾胃、利湿,中医叫调理脾胃、清理三焦,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紫菀 这味药非常好,它既能宣肺,把肺气宣开,肺与大肠相表里,减轻大肠的压力。同时它也有非常好的杀菌作用。我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时候,重用紫菀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紫菀和桔梗,养肺气、补肺气、宣肺气、交通上下、化痰利湿。我在临床上发现,把上面的湿一利,下面的湿就会自行好一半。 羌活 大家都知道驱寒、利湿、解表,是治疗风湿病的主药。实际上肠炎是个典型的脏腑风湿病,也就是说我们的脾胃、肠道、肝胆受到了寒、湿、瘀的侵袭之后,肠胃运化功能减弱,不能正常运行,这个就是脏腑风湿病的一个典型表现。 秦艽 是我治疗肠炎无论寒痢、热痢的一个靶药。秦皮配合它,两秦配合的非常好。翻古文的时候也发现有秦艽、秦皮。 茯苓 是我的常用药,茯苓是我们老师量效关系的一味常用药。老师在治湿重的病人有时候用到g,我有时候用到g,效果特别好。另外他之所以拉稀,我们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可以理解为肠胃里湿毒太大、水分太重。如果用茯苓渗掉,猪苓化掉,化湿渗湿利湿一起用(效果更好)。猪苓化湿的力度远比茯苓强,但是茯苓便宜一些,猪苓太贵了,一般人都承受不起。 蒲公英 有抗病毒的作用,既能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同时能治一切消化道炎症,如慢性浅表性胃炎、充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蒲公英是一个非常好的药,无论寒热我都会应用,因为它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为什么生白术和炒白术同时用呢? 我在临床上发现生白术健脾利湿的效果非常好,而炒白术在健脾利湿的基础上还能驱寒,我们的寒与湿往往如影随形,像双胞胎一样。有的患者寒偏重,湿轻一些,有的湿偏重,寒轻一些,这样正好把炒白术和生白术同时用,就能达到驱寒利湿共同的效果,事半功倍。在治疗直肠炎方面也好、慢性萎缩性胃炎也行,结肠炎也好这两味我都是同时用的。 泽泻 是利湿的好药,六味地黄丸中也有泽泻,也有一定补肾的功效。中焦寒湿瘀堵塞已久,邪久留不去,造成气机堵塞。中焦湿重之后气机堵塞,气机阻滞之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病症,这样我们就把化气汤也用上了。 大腹皮、佛手、香附 这三味药,是化有一切中焦气郁气滞的靶方,肝胆气滞、脾胃气郁、包括心肾不调的气滞都可以化掉。它是个靶方靶药,患者反馈效果都非常好。 肠炎不难治,只要把病因病机分清楚之后就会如鱼得水。首诊我把茯苓用到g,第二诊他说腹泻已经好了70%了,第三诊我就减成了g,第4次就换成90g了。这个患者6年的肠炎一个月基本治愈。 茯苓用到重量的时候它的利湿、渗水、化湿效果特别理想。小剂量用也有效果,但是特别慢。大家可以想象患者6年的肠炎,都快折磨死了,如果要治一个月没效,患者很容易不来找你了。可见量效关系掌握好对临床是很有帮助的。 主讲人简介 黄飞剑 医院副院长 介绍 黄飞剑,临床医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博导仝小林教授学术弟子,现任医院副院长。 擅长 治疗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疾病等。诊疗范围包括:腺样体肥大、心脏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鼻炎、咽炎、鼻窦炎、附鼻窦炎、额窦炎、呼吸疾病、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隐匿咳嗽性哮喘、遗传性哮喘、继发性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肠胃病等。 “维新讲坛”精彩回顾 周毅德:浅谈湿热眩晕证临床体会 宋坪:从脏腑风湿角度探索皮损辨证 朱向东:辨病与辨证的临床验案举隅(上) 邵建柱:浅谈三伏饮春夏通阳法在痹证中的应用 ?版权声明:本讲为团队原创文章,由维新医鉴编辑排版,未经允许不可使用。如需转载,请联系糖果(TCMD_ZYT)授权转发。 ?投稿邮箱:tg weixintcm.org黄飞剑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bm/2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中药口诀想要过考试,你得背熟这些口
- 下一篇文章: 活力素平衡素套装产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