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艳举六经辨证丨医路有你
医路有你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这句话一直伴随激励着我在中医的道路上慢慢前行。仲景先生在乱世立志,思精而韵不高,成为良医,是我一直崇敬的大家,也因《伤寒论》让我对经方充满着兴趣。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也用了不少的经方为身边的人解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这更让我对经方充满了期待,更想要学好学扎实。有缘遇到了鲍老师,让我对六经辩证有了更深的体悟。 读书无眼,病人无命 读方三年,便为天下无病可治"不能局限教科书而看病,要多思考,不能只局限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因为有的人病机是相对复杂的且每个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剂量于药物的配伍都需要斟酌。抄方看医案不能只局限于药物,要寻其思路,全面的考虑,树立六经辨证的思维,重视同类方证之间的辨析,要方证对应,先辨六经再辨方证。过鲍艳举老师讲吴茱萸汤加茯苓的一案,让我对六经辨证有一定的思路。让我明白什么样的症对应什么样的方,为什么不用其他的方,在临床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以及吴茱萸汤三方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六经辨证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中医看病三板斧:抓疗效、重望诊、崇脉诊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徳逾于此。看病不要拖延,不要大包大揽,先解决短期疗效,抓住核心病机,注重核心症状,使患者有暂时痛苦的改善,后面再进行慢慢调理。‘’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理解病人的痛苦,为病人解决最痛苦的症状。对于药物的口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在态度方面也应该保持对患者的关心与尊重。最应注意的是忌口,饮食对于药物的吸收很重要,应该特别给患者进行叮嘱,以免影响疗效,或出现新的其他病症。药物的剂量上也要注意。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的剂量也要特别注意,剂量的多少不仅影响药物的寒热配伍,还会影响药物发挥的主要作用。例如柴胡的应用6-9g升阳举陷,12-15g疏肝解郁,18g发表解肌,所以要特别注意。“医之用药犹将用兵。兵有法,良将不拘于法;药有方,良医不拘于方”,药物的专用专效,也要学会运用它特有的功效以达到药简而力专的效果。脉诊要与病机相结合,“脉证并治”,通过脉象得到病机,判断病机,有些病人的症状表现出来与他的真实的病机是相反的,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脉诊就是鉴别真假的一个很客观和重要的标准。可以通过寸关尺推断病位。单种的脉较少,多为复合脉,我们要多多练习,勇于实践。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六经辨证,所谓辨为辛心辛,这无疑提示着我们用心辩证,而且要辛苦而认真地辨。鲍老师所讲述的六经辩证对我有了很深的体悟。有了很系统的体系以及辨证的标准,对自己开的方子更有自信,要勇于尝试而不能局限。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症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动不熟。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伤寒论》我们应该不断的去体会和学习。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同时我们也应多为自己争取临床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使知识和思维都能够得到灵活的运用。 擅用柴胡剂,少阳病体悟深 第一,少阳属于半表半里的实热证(或阳微结证:表证未罢,里有热结),包括气滞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少阳为实,包括纯实证和虚实夹杂偏实证。 第二,“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里不和,外不谐,应该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应该兼顾其他经,有所侧重。“表里俱热,时时恶风”用方为白虎加人参汤,此为太阳阳明合病,但太阳病轻,阳明病重,所以从阳明治疗既可以解期表。但不是常法,不是主要的治疗原则,应有所侧重,认真辩证。当三阳合病,里证和表证都轻时可以从少阳而解。 第三,少阳病的诊断标准有口苦,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诸孔窍患疾如眼、鼻、头、咽、淋巴结(西医:淋巴通道多属少阳),脉弦。 (1)针对口苦的问题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都应该有所考虑 (2)对于往来寒热,在服药方面应在恶寒之时,发热之前服用以解半表半里之邪。针对有汗无汗的问题,麻黄与石膏用于伤寒表实证,但医案中有汗出,这是我们分析他的汗出是因为内热熏蒸而汗出,此时我们与表证相鉴别也在于他的汗出不畅,所以用麻黄石膏解表清热效果很好。解表用桂枝时应注意易助热以免引起其他新的症状。 (3)关于胸胁苦满的问题老师讲述了咳嗽的医案,常伴有胸胁以及胸部的满闷不舒。咳嗽日久并伴有脉弦之象明显可用黛蛤散,常见于肝火上炎脾气大的年轻女性、中年男性。这时我们可以清肝止咳化痰。 第四,病机与症状须与所选的方证对应,要“有是证用是方,有是机用是方”。急性胆囊炎的医案中,兼有淤血以及大便不通,我们也可以用桃核承气汤或者大黄牡丹汤。只要辨对证我们可以灵活用药用方。 第五,寒饮,水饮内停的疾患慎用柴胡剂。“沉脉主里,当责有水”沉主里主水,我们要在脉象上以及其他症状上注意寒饮水饮的存在。柴胡专注于半表半里的实热,若单用柴胡剂不仅不能治疗寒饮水饮在里,反而会加重,很值得我们注意。 第六,百病多兼少阳病,我们要抓住症状不能遗落,而且要用好体系,没一个症状都不能忽视。关于少阳病与湿热共同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临床上应有所侧重的治疗并兼顾另一个病的治疗,都重时可以同时治疗。还需我们在临床实践和读书中逐步积累经验。 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一水缸 中医与时俱进,也要学习药物在化学方面的作用从而更好的运用。 对症药物:专病专方 头痛(菊花〈至少30g〉,川芎〈止痛效果非常好,癌性头痛可用,寒热皆可用〉,吴茱萸〈30-50g〉,〈寒:藁本.细辛;热:生石膏〉) 失眠(夜交藤〈30g可以治疗伴随肢体疼痛〉,酸枣仁;远志,五加皮〈热象不明显可用〉;生龙骨,生牡蛎〈代谢量高可用〉,半夏〈舌苔厚腻失眠〉) 关节疼痛(鸡血藤,桑枝〈一般用于上肢〉,络石藤;生麻黄,川乌,草乌,附子) 肌瘤结节(生牡蛎,玄参20-30g,浙贝10-15g,荔枝核〈软坚散结〉,夏枯草) 眼干痛(菊花,桑叶,冰片外用,吴茱萸肉桂泡脚引火下行) 汗出过多(麻黄根,浮小麦,煅龙骨,表虚证合上桂枝汤;表阴证〈凉汗〉,可合上附子汤) 带下量多瘙痒(蛇床子30g苦参30g外用) 湿疹(侧柏叶,苦参,土茯苓,黄柏外用;马齿苋白矾外用干性湿疹)咳嗽(枇杷叶,桑白皮,/黛蛤散,白前,/五味子,诃子肉〈日久咳嗽,血瘀重加地龙,水蛭〉,针刀放血疗法〈背腧穴〉) 鼻炎(辛夷,苍耳子,白芷,麻黄剂) 哮喘(葶苈子,射干,地龙,白果,麻杏石甘汤,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瘀血〉) 咽痛(桔梗,生薏米,蒲公英,连翘) 腹痛(原因较为复杂,慢性炎性疼痛,芍药甘草汤,枳实,也可以针刺阿是穴) 口腔溃疡(玄神,生地,蒲公英〈热性加蒲〉)颜面浮肿(风水:越婢加术汤) 崩漏月经提前(胶艾四物汤,清热固经汤) 泌尿系统感染(乌药,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乌药,五苓散) 牙龈出血:脂肪肝,肝病病人易出血(白茅根〈30g〉,大青叶〈30-40g〉寒热皆可用) 耳鸣(生龙骨牡蛎,煅磁石,石菖蒲,蔓荆子) 胸腹水,多为寒性(寒性:真武汤,实脾饮;热证:葶苈〈要用到让患者的大便偏稀的量效果好30-60g.90g〉大枣泻肺汤,四妙散,八正散,可以做艾灸治疗) 对指标药物 高雄性激素血症(知母,黄柏,生地) 高血糖(苦:黄芩,黄连,大黄;酸:白芍,乌梅,石榴皮) 高尿酸(威灵仙30g,秦皮15g) 肝功能异常(茵陈,虎杖,紫草,五味子,芍药,丹皮) 胆红素升高(水蛭,三七,赤芍) 高血脂(焦三仙各30g,红曲,五谷虫) 高血压(怀牛膝,地龙〈平缓平滑肌,治疗哮喘也有效果〉,夏枯草,钩藤30g〈天麻钩藤饮〉) 甲状腺抗体升高(夏枯草,雷公藤〈肝损害较大,配合后两味药合用,护肝〉,鸡血藤,生甘草) 白细胞低下(气虚:生黄芪,党参,生白术,生甘草;阳虚:附子,干姜,肉桂;艾灸〈灸足三里,需要瘢痕灸,调动全身免疫力,增加抗体,转移抗原,三个月到半年〉) 蛋白尿(赤芍,丹参,生黄芪,水蛭,生大黄)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应不忘初心,不怕吃苦,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鲍老师为我们的行医之路埋下了种子,需要我们细心地浇灌呵护,才能让中医之树枝繁叶茂。以上是我的体悟,希望可以与更多的中医学子共勉。希望我可以不辜负家人和老师的众望在中医的路上走的更远,希望我的努力在远方的内个小老头可以看到。 作者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伤寒一班胡希昂 审稿丨伤寒一班班长储小彬 编辑丨新媒体部刘伦 本系列为鲍艳举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学习班的感悟分享。 医路漫漫,愿与众医友共勉! 欢迎投稿,一起成长,稿酬丰厚哦 投稿邮箱dyczs .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bm/1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医名方杨春波脾胃湿热理论及其临床
- 下一篇文章: 应用健胃去癌散治疗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