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老街

开发商:陕西一鼎置业

景观设计:景虎景观

项目地点:陕西·宝鸡

设计时间:年

西府千年,塬尚水韵,不读非遗,不懂宝鸡

建筑之美/街市之形/文化之魂/历史之影

西府,泛指陕西关中以西区域,是涵盖了民俗、饮食文化区隔的省内地域概念。西府曾为周秦文化的发源之地,所以既是青铜器之乡,也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西府老街位于宝鸡市北塬(羽阳山)西府天地民俗观光旅游景区内。

本项目是西府老街的文创街部分,西府老街传承了西府人最原始的记忆,重现了宝鸡这座千年古城的沧桑巨变和百年老照片。项目以西府璀璨的民俗文化为主线,以景观为形、体验为核,与现代时尚结合,配以匠心营造,在回味古陈仓历史人文和市井生活的同时,将时代的“西府之美”一一呈现。

——

塬尚水韵

——

“周秦燕飞下,西府塬上回”

“塬”是指中国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也是陕西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以地形命名西府老街的街区,体现了独有的秦川地域特色。

结合“塬”的地形特征,将地形图与景墙完美结合,突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时代“西府之美”的设计主题。

“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

秦岭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山体雄伟,势如屏壁,北面的关中平原史称"八百里秦川",即为西府老街所在。

老街巧妙的运用秦岭的造型结合现代设计手法,打造具有艺术感,主题鲜明的景观小品突显西府当地文化特色。

在街区视线焦点处设置独特具有艺术感的景观小品,拉近人们的视觉敏感点。

——

西府四大非遗

——

西府文化,源于老官台文化;序于姜炎文化、龙山文化、刘家文化、先周文化;孕育于西周;生成于春秋;繁荣发展于战国,历经秦汉吸收兼容;之后两千年的繁衍传承、发扬光大至今,铸就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璀璨。

西府四大非遗为具有代表性的西秦刺绣、凤翔泥塑、凤翔木板年画与社火脸谱,除此还有以秦腔为代表的西府民俗文化交融形成了西府老街的文化内核。西府老街将非遗民间工艺融入现代艺术匠造,展现了不一样的文化之美。

西秦刺绣

西秦刺绣布艺是陕西省宝鸡北部塬区历史久远的传统民间刺绣。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刺绣的内容包括传统吉祥图案、龙凤狮虎、花鸟鱼虫、四季蔬果,戏曲人物,成语典故、字画楹联等。它不仅装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民情风俗紧密结合,渗透到人们的生辰、婚嫁、寿延、祭祀、宗教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为街景对景的“塬”景墙采用雪浪石水洗面为主,拉槽嵌不锈钢条来表现“塬”地形,镂空耐候钢板的纹样则以西秦刺绣为设计元素。景墙与街道水景犹如黄河与塬,相得益彰。

塬景墙的镂空纹样设计就取材于西秦刺绣纹样,从细节处体现西府文化,才能使老街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凤翔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利用特色铺装作为视线指引,在视线焦点处设置景观小品以及植物点缀,结合建筑空间通过水景连接形成休闲外摆空间。

将传统文化中的拴马桩与本土凤翔泥塑结合,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演绎出别样的景观小品。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拴马桩的设计效果,景虎设计师通过制作雕塑打样来反复推敲所用材料与尺寸,最终敲定整体运用彩色琉璃来表现泥塑的色彩,而打样也以十二生肖鸡的形象作为参考,将流光溢彩的“宝鸡”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府时光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雕刻手法上,它端庄、凝重、大方,揉进了刺绣、剪纸的造型技巧,借鉴了秦腔的表演艺术,使画面粗犷、豪放,而又鲜活灵动。

结合凤翔木板年画元素,融合现代艺术,将哈哈镜运用在设计中,通过哈哈镜折射出西府老街新旧建筑反映出不一样的西府时光,同时哈哈镜的趣味性增强景观参与性和特性。

社火广场

陕西社火脸谱是社火艺术的精华,演耍一次社火,讲求一年吉利、红火,“庄稼汉要乐、祈雨耍社火”。而作为社火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美绝伦的社火脸谱,更是内涵丰富,色彩斑斓,堪称陕西省民间美术中的一枝奇葩。

具有西府当地文化的特色小品,不仅能成为好看的街景,更是让人们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具有文化特色的精神堡垒也是广场的视觉焦点,具有标志性和导向性。

以社火脸谱为设计元素,结合现代工艺手法,艺术感地体现了西府当地的社火场景,给游客以特色传统的文化感染和热火朝天的氛围感受。

戏台广场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又称乱弹,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

以秦腔戏台为主题设计的广场,结合周围街景,既体现了秦腔的豪迈苍劲,又与现代时尚相映成趣,融合成老街的新面貌。

西府密码

在陕西西府地区,皮影戏是当地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用牛皮刻制成人物、动物、道具,以灯照影而进行表演,这种戏剧方式在西府的凤翔已有千年历史。在传媒不发达的年代,夜幕初降,几圈人围坐在轻纱薄帐的舞台下面,看着银幕后面的艺人们展示着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独特绝活。尤其是在西府地区,秦腔的吼声绵延数里,板胡声的悠长入耳,台下人听的津津有味,看的不亦乐乎。

采用折线的构图形式丰富街道空间,点缀以植物,用富有穿越感的雕塑小品突显西府皮影文化,结合建筑空间合理利用场地形成外摆空间。

以皮影文化雕塑来装饰街景,以西府遗留古砖、老瓦对景墙进行设计,又以耐火钢做框架和纹样,体现了“老”与“新”的结合,又将雕塑一面以钢板层叠塑造,另一面运用传统雕塑打造,使雕塑进行了古与今的演绎,体现时代穿越感。

骨曰切,象曰磋,

玉曰琢,石曰磨;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西府老街匠心独运,

唯骨象玉石切磋琢磨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pif.com/qpbm/11228.html